高分网 > 通用学习方法 > 课堂学习 >

散文《散步》教案设计范文3篇

时间: 如英2 课堂学习

  《散步》是莫怀威的一篇课文,最为让人感动的是那份责任。以下是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散文《散步》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

  散文《散步》教案设计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理解、积累“随意、分歧、各得其所、委屈、粼粼”等词语。

  2、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

  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5分钟活动:

  可以安排讲述:军训生活或是家庭生活中最难忘的事情

  一、导入新课

  亲情是世界上最美最纯的情感之一,它像涓涓细流,平淡而隽永,它总能脉脉地浸润每位家庭成员的心。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作家莫怀戚的美文《散步》,一同走进那个铺满“大块小块的心绿”的初春田野,感受一家四口创造出的如春阳般温馨的亲情!

  二、朗读课文,感悟亲情

  ㈠听读课文,初步感受亲情

  教师:作者莫怀戚写作此文时已经人到中年。请允许老师从一位中年人的角度朗读课文,同学们认真听,标出你认为难以认读的字词,并且标出老师朗读得好或者特别不好的语句,并说说你的体会。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并做好标记。

  2、交流反馈,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和朗读处理的方式。

  3、字词积累

  ①读准下面字的读音。

  熬(áo)嫩(nèn) 咕(gū) 歧(qí)霎(shà)粼(lín)

  ② 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随意:任由自己的心意。这里表现的田野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分歧:意见不一致。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位置。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文章中指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粼粼:形容水的明净。

  4、 简要反馈听读之后的感受,教师要肯定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并思考如下问题:

  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你读懂了哪些内容?书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

  明确:(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2)中年人的责任感;(3)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4)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5)互敬互爱的一家人……

  (同学们的见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大家肯去发掘,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一家人营造的温馨和谐的氛围,这洋溢着的浓浓的亲情真让人羡慕,惹人向往。那他们是怎样营造的呢?他们有怎样的性格呢?请同学们自由表述文中人物留给你的印象,并从书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品味分析。)

  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我的母亲:慈爱亲切,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我的妻子:温柔贤惠

  我的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

  3、找出文中表现一家人互敬互爱的句子和细节描写以及渗透了“我”对于生活的使命感的句子。

  明确:

  ⑴表现互敬互爱的句子:

  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小时候是个乖孩子,很听母亲的话;母亲现在老了,而“我”已到中年,母亲很尊重“我”。表现了母子间的互相尊重,相处和谐,充满骨肉之情。

  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总是听我的。”

  ——母亲老了,尊重“我”的选择;儿子还小,习惯听“我”的话;妻子则往往听从“我”的意见。表现一家人的互敬互爱,非常和谐。

  ⑵表现互敬互爱的细节:

  ①母亲和儿子出现分歧,“我”经过思考决定“走大路”。

  ——大路平坦,方便老人走。“我”理所当然地照顾母亲,反映对母亲的尊敬。

  ②母亲改变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小路崎岖,孩子感兴趣。母亲慈祥,想让孙子高兴而改变主意。反映祖母对孙子的喜欢和爱护。

  ⑶渗透了“我”对生活的使命感的语句:

  ①“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作为一家之主,在“我”的母亲和“我”的儿子发生分歧时,“我”必须处理得当,这是“我”的责任,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因此,“我”感到责任重大。

  ②“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慢慢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这是一种比喻说法。“母亲”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说明“我”和妻子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这表现了“我”对于生活所产生的一种使命感。

  四、研读赏析

  教师:同学们都很准确地摸清了人物的性格,相应的句子也找得很正确。可书中好象还有几句写景的句子在那顾影自怜,无人问津呢!在哪几段?好的,请同学们把这几句话集体读一下。语言清新明丽,景色优美动人,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没有?是像个花瓶摆在那里,仅做装饰,还是作者别有深意?

  ① 第4段的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描写了新绿、嫩芽、咕咕的冬水,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召唤。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正是因为感受到冬去春来,气候转暖,生机萌动,全家人才一起出来散步。这是对全文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使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

  第7段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留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② 第三段写的是“有一些老人挺不住”,潜台词是什么?

  明确:死神的背影是让人望而生畏,当它悄然而至的时候,气氛压抑,令人窒息,文章在这儿的感情基调变得深沉的,很显然不能让阴云笼罩着我们散步时头顶上的星空,作者这几句轻描淡写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让文章的感情基调由深沉变得欢愉起来。写景交代了儿子走小路的原因。

  (这样美丽的景色,这样迷人的春光,我们全家人才出来踏青,本以为风平浪静,谁知微风拂过,湖面荡起点点涟漪,我面对一个两难的选择。)

  ③ 在面对分歧时,我的决定是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为什么这样说?

  明确: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达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教师:好的,我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文章并未写妻子、儿子的反应,想象一下二人的反应?请同学们拿起笔,任选一个题目,迅速掬捧起你脑海那思维的浪花。好的,给你们三分钟时间)

  (1)展开想像,体验感受一下,假如你是文中的“我”,毫不犹豫地依从了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样想?

  (2)文章并未写妻子、儿子的反应,想象一下二人的反应?

  明确:文中对妻子、儿子着墨不多,但他们也在尽自己所能维护着家的温馨和谐。妻子温柔贤惠;儿子天真活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在爸爸作出决定后他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

  这家人有良好的家风,对孩子疼爱但不溺爱。我们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亲就作出了很好的榜样。儿子看到爸爸孝敬奶奶,长大后他也一定会像爸爸一样孝敬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教不如身教”,从小到大孩子就是在这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3)教师:同学们的描写细腻生动,想象也切合情理,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已经达到了人我合一的境界,通俗的说法就是“成了他们肚子里的一条蛔虫”。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要问同学们: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二人背得吃力吗?那么,为什么我们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象我背上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呢?

  参考: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五、联系生活,诗意表达

  教师出示一组富有诗意的句子,让学生配乐朗读,然后请学生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仿写,激发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子都怡然自乐,让我们向往。

  家,是一副沉重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学生仿写,然后联读展示,在诗意地表达中结束课堂学习。

  六、小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所以,在这节课上,我们在自然美景中潜移默化地收到熏陶感染,感悟亲情的珍贵、生命的宝贵。

  七、作业布置

  1、请将本文朗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说说听读文章的感受。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八、板书设计

  散文《散步》教案设计范文二

  【教材简析】

  八下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人生体验。所选文章或洋溢着浓浓的亲情,或是对崇高境界的解读,或是磊落坦荡胸怀的展示。学习这个单元的课文,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内容并不庞杂的文章,但是它意蕴丰富,耐人寻味。在600余字的短小篇幅内,情节简单而不乏起伏,人物着墨不多而风貌毕现,自有其摇曳的韵致。看似一泓清浅可人的涓涓细流,却有那悠悠不尽的人生哲理静静地闪着粼光。应该说,在纯自然状态的阅读中,让学生喜欢《散步》并不难,但想要真正理解《散步》就不那么容易,想要将《散步》中蕴涵的爱、责任感和对家庭对社会的使命感真正吸纳进自己的灵魂深处,并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内化为自己的个性气质,影响自己的人生取舍,则更难得。我希望将浅文深教,让学生自己的“悟”贯穿始终。在课堂上既有老师的点拨,又有同伴之间思想感情的碰撞;既有个性表达,又有探讨论辩;有品评、有分析、有静思、有聆听、有画面、有声响……所有的手段,都为促进学生自己的领悟开路,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铭刻在学生的心里。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对课文有层次地朗读,进入角色,体会浓浓的亲情。

  2、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课文巧妙的构思以及寓真挚的感情于质朴的语言之中的写法。

  3、在阅读中理解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并懂得珍爱亲情。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进入角色朗读课文,品味揣摩语句。

  教学难点:感悟文章蕴涵的亲情、责任感和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学生举手)

  老师请学生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

  老师相机点评,并引出课题:散步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叙事散文——《散步》。

  二、整体感知

  1、作家莫怀戚一家三代人也去田野散步,看似一次平常的散步却有它的特别之处。请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然后回答: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和睦幸福、尊老爱幼

  互敬互爱、尊老爱幼、融洽和睦的祖孙三代。

  教法解读: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明确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

  2、明确学习任务: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

  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三、理解文意

  师出示投影:

  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学生思考,完成活动。然后师生交流。

  教师的标题预设(屏幕投影)

  如:三代同行: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如:幸福的家庭 亲情无边

  分歧 大路小路

  责任 背起整个世界

  如:春意 呵护

  生命,生命 小事情深

  选择 温馨瞬间

  师小结:要说本文的标题,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含蓄,有情致,有画面感,有故事味。

  教法解读:本设计在标题上做文章,意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也是揣摩标题艺术,鼓励创意,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四、朗读课文

  1、师:(出示投影)

  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1) 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注意要面带笑容)

  学生按要求进行朗读。

  2、师:(投影)

  (2)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着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师解释一下“波澜”,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二次朗读。

  3、师:(投影)

  (3) 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的体会给人家作示范朗读一样。学生按要求进行第三次朗读。

  4、师:现在请哪位同学来示范朗读,做一下小老师。(朗读交流)

  5、师小结:要说这篇文章的朗读,主要要注意这样一些朗读的感觉:速度感,情节感,重音感,意味感。

  教法解读:散文的语言不同于一般的文体的语言,语句优美,意境深邃。要想领会散文优美的意境,就要靠朗读。朗读是对文字的触摸,是对作品中生活气息的直接感受。本着这样一个宗旨,我设计了反复朗读这一环节。

  五、品味语言

  1、师:(出示投影)

  建议大家这样来品味语言:自由读课文,采用圈点法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大声朗读出来,可动笔写写这些句子好在哪里?(学生活动)

  2、师:把你的见解讲给你的同桌听一下。同桌交流。

  3、师:把你的讲解讲给大家听。

  可能有的句子:

  (1)内容方面:

  第一、写景的句子

  ——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第四段)

  (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描写母亲所看到的小路远处的景物(第七段)

  (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第二、传情的句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便去拿外套”

  (写出了母子二人的情态,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正因为如此”一句透露了“我”的文化修养。)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第三、哲理性的句子

  ——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2)句式方面:

  第四、对称的句式

  (让学生自己找出来,体会它们的对称美,互相映衬,富有情趣)

  ——有的浓,有的淡。

  ____我和母亲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师小结:说到这篇文章语言的欣赏,我们可重点关注“句子”。要品味它们的造型美、用词美、情趣美、蕴意美。要感受到它们对我们心灵的熏陶。

  教法解读: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这是理解散文的重要一环。通过这一设计,让同学揣摩作者怎样遣词造句,在体会文章人性美的基础上探寻语言美,并从中悟出一点道理来,今后自己作文,就会灵活运用。

  六、结束语

  在我们就要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吟诵文中最后一段。

  七、作业

  父母和子女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让我们拿起笔来,书写我们的家,书写我们的亲情。写出温馨,写出温暖,写出温情。

  散文《散步》教案设计范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信服、霎时、各得其所”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质朴语言的丰富内涵。

  2、过程与方法:继续学习圈点勾画通过朗读和抓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的内涵。探究、合作、质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文中所体现的“浓浓的亲情”。体会身边的亲情,尊重关心长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词句品味语言的内涵,感悟“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主题的多角度解读。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很美很精致的散文——《散步》。我们现在一起走进课文,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首先,我们通过读“自读提示”来了解这篇课文。请同学们齐读“自读提示”,然后告诉大家,你了解到了一些什么?

  生朗读,勾划关键词。然后表达。

  课件:提示“自读提示”中关键词。

  二、整体感知

  师:刚才,我们获得了对这篇课文的初步印象。现在,我们这样来进一步理解文意。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理由。

  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思考。

  学生思考前,教师指导——标题的拟订可以从事件入手,也可以从人物、主题入手。当然,还需要包装一下。要简洁些、响亮些。

  学生发言交流自己拟订的标题。教师点拨学生对课文的解读。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拟了很多非常好的标题。老师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下面来看老师给拟的一些标题。

  分歧、责任、春意、呵护、选择、生命、三代同行、小事情深、温馨瞬间、亲情无边、幸福的家庭、背起整个世界、大路与小路。这里边,有从人物入手,有从事件入手的,还有从主题入手的。你们看,我们就这样理解了文,还有画面意,但是话说回来,要说本文的标题呢,还是“散步”好,它简明准确,有情味,有情致感,有故事味。

  三、品味语言

  师:我们就是通过“散步”这件平凡小事,感受到了这一家人“浓浓的亲情”。你认为哪些语句最能体现“浓浓的亲情”?

  课件:要求与示例。

  学生自己勾划批注。

  学生发言,教师相机追问,指导朗读。

  局部交流。

  1、重点研读第6与8自然段。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解析: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两个“习惯”和“总是”让我们感受到“我”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我是全家人最信任最依赖的人,我爱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负责,责任之重大是因为爱之深切。从中也看到了妻子的贤惠与温良。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两全找不出”意味无法取舍,“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意味不忍分开。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让我们看到一个父亲因慈爱而歉疚,一个儿子时刻为母亲着想的心情。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 ,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 , 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段重点朗读)

  解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轻”却如背重负一般“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可见,爱之深切。“整个世界”大词小用,拥有亲人就是拥有整个世界;一家三代其乐融融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衰老的生命加上健壮的、幼小的生命便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2、对称句式的处理。

  如学生发言中提到,则顺势引导:音韵的和谐与内在的情味,并另找一处读一读。最后小结,这样的句式在文中还有多处,增添了文章的音乐美与情趣美。

  3、学生如说到其他句段,教师给予肯定。点拨:本文主要表现的是母子情。

  4、在学生品味语言的时候,形成板书。

  教师小结:(从学法与情感的角度)

  师:刚才我们通过寻找和揣摩关键词句,更深的体会到了这一家人在平凡小事中表现出来的至爱亲情,我们也感受到这篇文章的语言看似平淡质朴,实则意蕴丰富,饱含深情。这个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很积极,也很出色。

  四、质疑、释疑

  师:下面,大家再默读课文,看看对课文的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大胆地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学生默读课文,个体提出疑问,进行集中整理。

  学生分组任意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个体发言。

  预案: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

  预案: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这一段离开事件叙述的主线,笔触主要指向时令与景物的描写,用景物显现美好,用景物显现氛围,用景物显现生命之力,用景物的描写来烘托一家人散步的美好背景。)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荡漾的鱼塘。

  (照应前文“小路有意思”,预示一家人将有一次愉快的旅程)

  五、拓展延伸

  师:亲情是生命中最令人感到温暖的情感,它可以是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化作涓涓细流,浸润我们的心田。就像《散步》所写一样。有时亲情也可能表现得惊天动地,震撼人心。请大家阅读《三代》,然后说说哪篇文章更让你感动?

  学生默读,思考。然后发言。

  预案:《散步》中儿子对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处处为母亲着想;儿子深情的一背,背出多少感激与孝敬,背出多少宽慰与满足;妻子的顺从,儿子的乖巧,丈夫的责任共同撑起孝的天空。

  《三代》一副臂膀或许并不强壮,却担起两代人的生命;好一个“下意识”,当亲情深入骨髓,选择时便没有犹豫;苦难中挺器脊梁,为家人撑起一片天空。

  六、教学小结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质朴而精致的散文,一起收获了亲情给我们的感动,也一起体会了学会与会学带来的快乐。希望同学们把感动化为行动,关心家人,孝敬长辈;把学习的快乐延续下去,在语文学习方面收获更多。

  七、作业布置

  1、创作一篇有关亲情的散文。

27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