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二学习方法 > 高二语文 >

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知识之五人墓碑记

时间: 子媚2 高二语文

  【五人墓碑记文学常识】

  作者介绍: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自幼刻苦自励,勤奋好学,每次读书一定要先亲手抄一遍,抄后读过即焚去,然后再抄、再读、再焚,至七次始罢。崇祯四年进士,曾集郡中文士,结复社评议时政,为权贵所恶,后以党祸而死。著有《七录斋集》等。

  时代背景:明王朝为维护其反动统治,设立了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由上到下地建立了一整套特务统治。这些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皇上宠信的宦官。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达七年之久,党羽遍布天下。

  应天巡抚周起元得罪于魏阉而被免职。已削职乡居的周顺昌(蓼洲周公),同情周起元,当众辱骂魏阉,魏因此怀恨在心。天启四年,魏阉借机指使死党苏州巡抚毛一鹭加罪周顺昌并逮捕了周顺昌。这一行为激起了苏州人民极大愤慨,于是趁毛一鹭等人逮捕周顺昌之机,群起反抗。他们毁官府,杀缇骑,毛一鹭躲进厕所才免一崐死。这次斗争被镇压后,朝庭在苏州大肆捕人,颜佩韦等五人挺身而出,慷慨就义。一年以后魏阉被皇帝贬往凤阳看陵,魏忠贤于途中畏罪自杀。周顺昌冤案始得昭雪,魏忠贤生祠一夜被捣毁。苏州乡绅吴默等人收葬颜佩韦等五人尸体重葬于魏生祠原址,并立了墓碑。

  【五人墓碑记重点梳理】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2)独五人之曒曒,何也 (3)敛赀财以送其行

  (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5)亦曷故哉

  2.古今异义

  (1)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3)吴之民方痛心焉

  (4)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

  (5)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6)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7)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8)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3.一词多义

  (1)发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发其志士之悲哉 而又有剪发杜门

  (2)行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其辱人贱行 行之敛赀财以送其行

  (3)固 轻重固何如哉 斯固百世之遇也

  (4)使 公之逮所由使也 人皆得以隶使之

  (5)徒 慷慨得志之徒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6)按 缇骑按剑而前 按诛五人

  (7)得 慷慨得志之徒 人皆得以隶使之

  4.词类活用

  (1) 去今之墓而葬焉 / 其疾病而死 / 缇骑按剑而前 /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2) 人皆得以隶使之

  (3)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 安能屈豪杰之流

  (4) 不敢复有株治 (5) 不能容于远近

  二、文言虚词

  1.而 (1) 去今之墓而葬焉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抶而仆之/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2) 其疾病而死/则噪而相逐

  2.以

  (1)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亦以明死生之大 (2)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3)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4)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5)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6)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3.焉

  (1) 激于义而死焉(于之,在这件事上) (2) 去今之墓而葬焉(代五义士)

  (3) 吴之民方痛心焉(无实义)

  4.之

  (1)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 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3)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4) 佯狂不知所之者

  (5) 人皆得以隶使之 /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5.其

  (1) 以旌其所为 /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2) 敛赀财以送其行

  (3) 发其志士之悲哉/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6.于

  (1) 激于义而死焉/不能容于远近 (2) 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3)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

  7.为

  (1) 以旌其所为 /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2)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3)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8.当

  (1)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然五人之当刑也 (2)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2)即今之倮然在墓者也

  (3)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4)斯固百世之遇也

  2.被动句

  (1)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丙寅三月之望 (2)公之逮所由使也

  (3)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3.省略句

  (1)断头置 城上,颜色不少变 (2)问:“谁为(之)哀者?”

  (3)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卒与尸合 (4)亦以(之)明死生之大

  4.倒装句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2)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3)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4)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5)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者 (6)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四、文本感悟

  (1)思想内容

  (2)写作启示


  看了“苏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知识之五人墓碑记”

5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