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网 > 初中学习方法 > 初二学习方法 > 初二语文 >

初二语文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课文解析

时间: 文桦2 初二语文

  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这是初二语文课本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这一文中描述杨振宁的话语,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初二语文知识《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课文相关解析。具体内容如下:

《世纪之交的科学随想》课文解析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

  一、字音及词义:

  胰y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的腺体之一。

  芯x n:灯芯。

  归根到底:归结到根本上。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增长而增长。

  按部就班:形容做事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顺序。部、班,部类,次序。就,归于。

  二、相关背景:

  关于作者

  1957年12月10日,同31岁的李政道一起登上诺贝尔物理学奖授奖台的,还有35岁的杨振宁。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生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方块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在60岁时回忆说:“现在我所有认得的字加起来,估计不超过那个数目的2倍。”

  1928年杨振宁6岁的时候,父亲从美国回来,一见面就问他念过书没有?他说念过了。念过什么书?念过《龙文鞭影》。叫他背,他就都背出来了。杨振宁回忆道:“父亲接着问我书上讲的是什么意思,我完全不能解释。不过,我记得他还是奖了我一支钢笔,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旋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了硕士学位,并考上了公费留美生,于1945年赴美进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49年,杨振宁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开始同李政道合作进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间遇到许多令人迷惑的现象和不能解决的问题。他们大胆怀疑,小心求证,最终推翻了宇称守恒律,使迷惑消失,问题解决。

  杨振宁对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除了同李政道一起发现宇称不守恒之外,杨振宁还率先与米尔斯提出了“杨-米尔斯规范场”,与巴克斯特创立了“杨-巴克斯方程”。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赛格瑞推崇杨振宁是“全世界几十年来可以算为全才的三个理论物理学家之一”。

  杨振宁谨记父亲杨武之的遗训:“有生应记国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国科学家中率先访华的。他说:“作为一名中国血统的美国科学家,我有责任帮助这两个与我休戚相关的国家建立起一座了解和友谊的桥梁。我也感觉到,在中国科技发展的道途中,我应该贡献一些力量。”

  杨振宁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20多年来,他频繁穿梭往来于中美之间,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学术联系工作。他写过这样两句诗:“云水风雷变幻急,物竞天存争朝夕。”

  【整体感悟】


  一、谋篇立意

  杨振宁博士发表于世纪之交的这篇文章,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近百年以来科技的迅速发展。并由此引出了对科技的认识和东西方教育的差别。在阅读中,我们应思考这篇随想带给我们新的认识,更要体会文章内容的组织层次。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17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9),回顾近两百年来出现了哪些新事物,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2),近两百年来新发明屡屡出现,新事物层出不穷。

  第二层(3~9),分析原因。结构:总说(3~5)——分说(6~8)——总说(9)

  第二部分(10~17),分析世界现状,指出中美科技、教育差异,鼓励创新。

  这一部分也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0~13),说明“科”与“技”的关系。

  第二层(14~17),分析说明中美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差异。

  三、写作方法

  ⑴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⑵说明准确,语言客观。

  四、重难点导析

  ⑴文章第6段提出世界是由科学、工业和经济三个互相关联的环节推动前进的,并对此事理作简单释义。第二句具体解释工业和手持的关系,第三句具体说明科学研究与经济的关系,并举了统计学在诸多经济领域中起决定性影响的例子加以说明。第四句对上述作小结,指出“科技、工业、经济这三个互相连锁的因素,是近代世界发展的总的趋势”。第五句由第四句中的结论,推测科技、工业、经济三者对将来世界发展的影响。第六、七句举例说明,并分析科技对“整个世界不可想象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⑵作者在世纪之交产生了哪些随想?

  杨振宁先生回顾了近两百年来世界上出现的许多新事物,分析了近两百年,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新事物层出不穷的原因,并循此提出了“科”和“技”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进而溯源说明了中国和美国的教育哲学在鼓励创新上的异同。

  【类文品读】

  生物和环境

  ①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②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③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生物圈。

  ①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②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③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⑤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⑥这些过程都叫做天然自净作用。⑦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①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②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③火山的爆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④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

  ①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叫做次生环境问题。②这个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    、废    、废    (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③水俣病、红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④此外,城市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1、什么叫“生物圈”?(用自己的话概括,不得超出20个字)

  2、第二段中“这样的循环”指代的是     。(请填写句子序号)

  3、“如地震会使局部地区增加氢气,会使地壳被破坏,有害人体的元素进入水的循环系统。”这个例子是从文中抽出来的,应放回到第   段的第   句与第   句之间。

  4、请根据文意解释“原生环境问题”中的“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中的“次生”的语意。

  原生:

  次生:

  5、给第四段的空格处依次填上一个合适的字:废    、废    、废

  6、本文分析了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两大类原因,请你用简明的文字说说怎样才能保持天然自净循环。

  (参考答案:1.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做生物圈。 2.第①②③句。 3.第三段第②句和第③句之间。 4.原生: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次生: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 5.水、气、渣 6.对于因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破坏,重点在预防,降低破坏程度;另外要严格约束和控制人类自身的活动,力求不造成破坏。)

15708